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与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前列腺癌靶向核磁共振显像纳米探针
引用本文:周建华,黄绿,王伟伟,庞俊,邹艳,帅心涛,高新.基于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与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前列腺癌靶向核磁共振显像纳米探针[J].科学通报,2009,54(10):1330-1337.
作者姓名:周建华  黄绿  王伟伟  庞俊  邹艳  帅心涛  高新
作者单位: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广州 510630; 
②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 
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广州 5106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772178, 5067310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编号: 2006055808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7003703)、广东省科技基金(编号: 7117362)和卫生部部属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资助
摘    要:采用单甲基醚聚乙二醇(mPEG-OH)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hy-PEI), 得到水溶性共聚物聚乙二醇接枝聚乙烯亚胺(mPEG-g-PEI), 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包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SPIO), 再通过功能化的聚乙二醇(mal-PEG- COOH)与活化的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克隆单链抗体结合, 获得前列腺癌细胞靶向核磁共振显像纳米探针. 研究表明, 负载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乙烯亚胺(mPEI-g-PEG-SPIO)的粒径约为50 nm, 能显著提高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特异性输送效率, 从而显著地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核磁共振成像(MRI)T2信号强度, 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识别效率, 有可能成为一种前列腺癌MRI早期诊断新型纳米探针或者基因治疗中一种MRI可见的核酸输送载体.

关 键 词:聚乙二醇接枝聚乙烯亚胺  (mPEG-g-PEI)    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SPIO)    抗体(Ab)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显像(MRI)
收稿时间:2008-11-24
修稿时间:2009-03-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