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藻曝气强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工艺性能
引用本文:刘春爽,张璐遥,尹海,李世文,王明艳,刘力嘉,王胜渊,孙志超.微藻曝气强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工艺性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185-191.
作者姓名:刘春爽  张璐遥  尹海  李世文  王明艳  刘力嘉  王胜渊  孙志超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2.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司法局;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4. 青岛西海岸新区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MEE038);;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19CX02038A);
摘    要: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R),在温度为30℃条件下,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基础上耦合小球藻构建藻菌耦合生物膜体系,通过改变光照时长和曝气量组合条件的运行方式共运行85 d,分析组合条件下体系的脱氮性能、藻菌耦合体系特性和氮转化路径,以得到最佳脱氮条件及藻菌耦合脱氮机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400±50) mg/L时,光暗比(单位为h/h)设置为6/4,曝气强度为200 mL/min时,脱氮效果最好,NH4+-N及总氮平均去除率最高可达92.31%和87.56%;藻菌耦合体系运行过程中污泥质量浓度与小球藻干重calgae比始终约为5.5,表明生物膜中藻类和细菌的比例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并形成良好的互利共生关系,集中在生物膜外部的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硝化细菌消耗,因此产生的厌氧环境和亚硝酸盐底物来维持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在氮的去除机制中,生物吸收量约占45.71%,PN/A(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过程N2的生成量及氮损失约占54.29%。

关 键 词:小球藻  藻菌耦合体系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  生物膜  自养脱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