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城市机动式辅助客运方式时间效用改进
作者姓名:沈犁  杨京帅  王周全  于海淞
作者单位:(1.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2. 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040,511083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822151022)
摘    要:为增强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MAST)的实用性,以在尽量保持其运营特性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服务能力,基于对MAST乘客的时间效用分析,提出了在机动化服务区域内,除控制站点外进一步设置对应主要需求源点的集散点的服务改进模式,并针对有无设置集散点的情况分别建立了基于不同起讫点服务模式的乘客总体时间效用的函数评价模型,最后利用仿真算例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矩形区域中设置集散点能有效提高MAST的系统效用;“集散点起 全区域讫”的服务模式在常态需求发生概率下对于矩形服务区域具有最大的总体效用,具有高度可行性与适用性;该模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乘客乘车便利性,但会节约大量无效的绕行与停车时间,也能避免需求点详细定位以及某些需求点不适宜停留的问题,同时仍可保持乘客目的地的分散性,以保留其直达优势性。

关 键 词: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机动式辅助客运系统  5种服务模式  时间效用评价模型  集散点设置  最小时间效用损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