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免疫球蛋白疗法
引用本文:封岩.免疫球蛋白疗法[J].世界科学,1992(3).
作者姓名:封岩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年),对血浆蛋白分离作了一些基础性技术研究后,肌内注射免疫球蛋白(IMIG)首次用于预防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引起的感染,那时,多数混合的供血者血浆遭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污染,幸亏由于分离过程必需经过一系列的酒精分离步骤,这样实际上降低了传染性。肌注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早期,有时会传播乙型肝炎,但过去的12年中,通过对献血员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选,结果消除了传染的危险,至于非甲非乙(NANB)型肝炎,肌注免球同样享有一个长期的安全记录,其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部分由于注射途径、注射量较少以及分装蛋白制剂前处贮藏状态,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在液体制备中有失活的可能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