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校"第三使命"与三类产学研构造:多样化和专业化技术取向 ——以城市为载体的中国大学组合专利技术品格比较
引用本文:陈向东,吕萍,薛邵芳,李明.高校"第三使命"与三类产学研构造:多样化和专业化技术取向 ——以城市为载体的中国大学组合专利技术品格比较[J].创新科技,2021,21(9):1-14.
作者姓名:陈向东  吕萍  薛邵芳  李明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1;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2627
摘    要:本文从技术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取向层面讨论和比较三类高校向产业界的技术转移(我国通称为"产学研")构造,分析高校技术资源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特征及其定位.在总结国内外相关主题的典型研究文献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种构造对应的高校技术品格(以技术多样化—专业化发展维度,以及特定技术领域类型作为标志)的理论分析和讨论,提出三螺旋I型构造、三螺旋II型构造和"政—产—学"构造及其对于高校技术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契合作用,并特别强调了"政—产—学"构造对发展高校技术品格的选择特征.本文还提出了分析和测度高校技术品格的具体方法,从两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表现出的技术品格状态,并从中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产学研构造效应:一是考察我国高校在典型技术领域(包括20个IPC领域以及7个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技术覆盖;二是以我国106个(重点提取其中30个)典型专利密集城市为载体,分析观测相应的高校群组在20个技术领域上的发明专利分布状态,通过有效降维方式,得出分析结论.我国高校的专利技术品格特征表现出二元发展状态:城市内(Intra-City)高校专利技术多样化水平下降,而专业化水平上升,城市间(Inter-City)高校专利技术总体呈现多样化水平上升;同时,典型城市载体体现高校组群的ICT等信息技术倾向,亦有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差别化技术表现;此格局适宜用三螺旋II型构造和近期市场导向的"政—产—学"构造来解释.建议我国高校适当提升多样化技术发展品格,发挥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关 键 词:产学研构造  "三螺旋"结构  "政—产—学"构造  技术多样化与技术专业化  技术品格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