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建筑物对城市边界层三维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陈炯,郑永光,邓莲堂.城市建筑物对城市边界层三维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3):343-350.
作者姓名:陈炯  郑永光  邓莲堂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 100089,通讯作者,E-mail:cjiong@cma.gov.cn
基金项目:科技部北京奥运短时临近预报实时业务系统研发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气象科学基金
摘    要:设计了一个考虑城市建筑物动力作用和人为热量影响的城市边界层参数化方案(UBP),并将之耦合到新一代中尺度模式WRF中。利用WRF/UBP模式对北京地区夏季晴空下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与不考虑建筑物及人为热源影响的MYJ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UBP方案模拟的边界层结构反映了城市下垫面作用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近地面层风场和温度场的模拟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结果更为接近。人为热源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诊断分析显示由于夜间为稳定边界层,而白天边界层发展,湍流输送加强,热岛效应的日变化与人为热源的日变化有明显的反相关。另外,对湍流动能和边界层高度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城市建筑物使得湍流动能增加,夜间边界层高度有明显升高。研究表明,考虑了建筑物影响的UBP方案大大改善了模式对于城市近地面要素的模拟能力,对城市边界层的描述更为合理。

关 键 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城市建筑物  人为热源  WRF模式  
收稿时间:2006-05-12
修稿时间:2006-05-122007-01-18

Effects of Urban Buildings on 3-Dimensional PBL Structures: WRF Simulation Study
CHEN Jiong,ZHENG Yongguang,DENG Liantang.Effects of Urban Buildings on 3-Dimensional PBL Structures: WRF Simulation Study[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2007,43(3):343-350.
Authors:CHEN Jiong  ZHENG Yongguang  DENG Liantang
Institution: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Beijing, 100081; Institute of Urban Meteorology, CMA, Beijing, 100089,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cjiong@pku.edu.cn
Abstract:
Keywords: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urban boundary layer  anthropogenic heating  WRF model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