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生态旅游适宜性研究—以铜仁市域为例
引用本文:李威,罗军华,苏维词,赵卫权.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生态旅游适宜性研究—以铜仁市域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5):6180-6190.
作者姓名:李威  罗军华  苏维词  赵卫权
作者单位: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陕西路1号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8楼遥感技术应用室;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重庆市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606);贵州科学院专项(黔科院专合字[2021]03号);贵州科学院创新人才团队能力提升工程( [2019]08号)。
摘    要:以武陵山区腹地城市铜仁市149处旅游资源(含A级景区)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平均最近邻指数、泰森多边形、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分析技术,开展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构建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探讨铜仁市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铜仁市旅游资源在各区县间分布差异较大,江口县、碧江区、石阡县、德江县和思南县的旅游资源数量占到整个研究区数量的70%以上,整体上呈现“南密北疏”的特点,ArcGIS空间最近邻指数ANN为0.55,泰森多边形检验其变异系数CV达99.34%,旅游资源呈现显著的集聚空间分布特征;(2)铜仁市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数在1.31?6.03之间,生态旅游适宜性划分为四级,其中高度适宜区占铜仁市国土总面积20.85%,最适宜区占比7.65%;一般适宜区占比37.72%,不适宜区占比33.78%;(3)各个等级适宜区域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最适宜区和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乌江国家风景道沿线和武陵山国家风景道沿线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武陵山区域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态旅游    开发适宜性    GIS    武陵山区
收稿时间:2021/9/7 0:00:00
修稿时间:2022/3/5 0:00:00

A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of TongRen City
Li Wei,Luo Junhu,Su Weici,Zhao Weiquan.A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of TongRen City[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22,22(15):6180-6190.
Authors:Li Wei  Luo Junhu  Su Weici  Zhao Weiquan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Mountain Resource of Guizhou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ecotourism      suitability      GIS      Wuling mountain area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