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防治对策——以"汶川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为例
引用本文:陈兴长,陈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防治对策——以"汶川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24(1).
作者姓名:陈兴长  陈慧
作者单位: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界定。它是指在山区由地震直接引发的或者由于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引发的灾害性地貌过程。“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灾害类型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具有灾害类型齐全、破坏严重,带状分布、成片发育,堰塞湖险情严重,潜在地质灾害发育等特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具有一定的时效效应,可划分为同震次生山地灾害、短期次生山地灾害和长期次生山地灾害。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重大次生山地灾害发生的成因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次生山地灾害,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 键 词:汶川大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灾害时效效应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