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表土花粉研究
摘    要:通过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32个表土样品花粉分析与植被调查,对本区现代表土花粉组合及其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不同的植被类型具有相对独特的花粉组合特征.高寒荒漠花粉组合为禾本科+菊科+藜科型,高山草甸花粉组合为莎草科+禾本科+紫菀+菊科型,草原花粉组合为菊科+蒿属+禾本科+藜科型,荒漠草原花粉组合为蒿属+藜科+禾本科+菊科型,荒漠花粉组合为藜科+白刺+蒿属型,隐域草甸花粉组合为禾本科+藜科+莎草科+蒿属型;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花粉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同一花粉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代表性存在差异.蒿、藜花粉基本呈超代表性,但是在藜科植物占优势的荒漠中,藜科花粉呈等代表性.禾本科花粉在高寒荒漠呈超代表性,在高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及隐域草甸均呈低代表性.菊科花粉在高寒荒漠呈超代表性,在高山草甸呈等代表性,在草原、荒漠草原及荒漠呈低代表性.莎草科花粉在高山草甸呈等代表性,在高寒荒漠、草原及隐域草甸呈低代表性.白刺花粉呈等代表性.蔷薇科、豆科花粉呈低代表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湿度条件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各个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的主要因素.高山草甸、草原、荒漠的样品在前两个主因子组成的坐标系中差异明显,能较好地区分开.但高寒荒漠、荒漠草原和草原的样品因花粉组合较相似而难以区分;蒿/藜可以作为反映干湿状况的良好指标,但蒿藜花粉之和应≥20%.本研究中,蒿藜花粉之和在高山草甸中平均含量20%,蒿/藜偏低,不能反映高山草甸的湿润状况.高寒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中蒿藜花粉之和平均含量20%,蒿/藜从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逐渐降低,反映出环境逐渐干燥的趋势.蒿/莎草可以将高山草甸及其他植被类型区分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