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念及其社会意义——世俗生活中的良善人格
引用本文:邢文正.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念及其社会意义——世俗生活中的良善人格[J].镇江高专学报,2023(4):58-66.
作者姓名:邢文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    要:在先秦儒家共识性观念中,君子是集理想性、经验性、世俗性于一身的存在,他们在怀抱“士志于道”之理想的同时,又积极与世界互动,以避免理想堕于伪善。在此意义上,有“君子不器”“修己以敬”“义以为质”“颠沛必于是”四重精神准则支撑君子的光辉气质。从事实的角度看,虽然社会稳定多数时候靠的不是君子,但那些作为良善主体的君子和具有温厚情怀的君子依然发挥了促进美好、维系生存的作用。在中国传统士人政治中,君子是社会整合、协调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 键 词:儒家  君子  精神准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