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庆温光型小麦雄性核不育系C49s小孢子发生和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引用本文:马欣荣,邓光兵,陈静,张小萍,余懋群,余国东.重庆温光型小麦雄性核不育系C49s小孢子发生和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Z1).
作者姓名:马欣荣  邓光兵  陈静  张小萍  余懋群  余国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重庆市作物所 成都
摘    要:作者对重庆温光型小麦雄性核不育系“C4 9s”、普通小麦“6 9”及不育系“C4 9s 87”与普通小麦“94 6 4”的杂种F1代雄性器官进行切片观察 ,发现其雄配子发育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间期到二分孢子时期绒毡层差异不大 .在减数分裂前期Ⅱ到中期Ⅱ ,不育系绒毡层细胞部分呈双核、三核增大细胞 ,部分出现核解体 ,而普通小麦“6 9”与“C4 9s 87/94 6 4”的杂种F1代中没有出现该现象 .不育系绒毡层细胞比可育系迟解体 .从单核早期开始 ,不育系小孢子发育不正常 ,表现为小孢子收缩变形 ,无核或有核细胞质稀薄 ,细胞核不能定向移动到萌发孔的对侧 .“C4 9s”败育的原因可能与绒毡层发育及液泡的动态性有关 .败育的高峰为单核期 .

关 键 词:温光型小麦雄性核不育  细胞形态学  花粉败育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