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北柳湾乡震旦系灯影组第三段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何若玮,孙玮,李泽奇,邓宾,苗如霖,张长俊,田腾振,鲁鹏达.川北柳湾乡震旦系灯影组第三段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50-64.
作者姓名:何若玮  孙玮  李泽奇  邓宾  苗如霖  张长俊  田腾振  鲁鹏达
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19B600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Z0078);
摘    要:研究四川盆地北部柳湾乡震旦系灯影组第三段(简称“灯三段”)沉积特征及其演化模式。综合剖面详测、薄片组分鉴定及样品地化数据分析等,对灯三段混积岩的成因及特征进行研究,最终确立灯三段古环境沉积模式。灯二段与灯三段之间呈假整合接触,灯三段下亚段(18.98 m)为混积潮坪相的石英砂岩-泥晶白云岩的混积岩层,上亚段(30.1 m)为潟湖相的泥岩-粉砂岩层。Sr/Ba、V/Ni、U/Th、V/Cr与V/(V+Ni)质量分数比值等痕量元素参数表明灯三段沉积时期主体是滨海相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其中部分白云岩段是氧化环境。灯三段沉积初期受桐湾运动Ⅰ幕的影响,海水动荡导致陆源碎屑物与碳酸盐岩相互影响,产生混积岩层;后期海平面下降,沉积碎屑岩。灯三段碎屑物质来源与古地貌指示桐湾运动Ⅰ幕时期汉南古陆发生隆升并伴随海平面的下降,为盆地内提供陆源碎屑物从而形成混积层序。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灯影组  桐湾运动  混积层系  沉积环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