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稳定化的零价Fe, FeS, Fe3O4纳米颗粒在土壤中的固砷作用机理
引用本文:张美一,Wang Yu,Zhao Dongye,潘纲.稳定化的零价Fe, FeS, Fe3O4纳米颗粒在土壤中的固砷作用机理[J].科学通报,2009,54(23):3637-3644.
作者姓名:张美一  Wang Yu  Zhao Dongye  潘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gram,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238 Harbert Engineering Center, Auburn University, Auburn, AL 36849, USA
基金项目:美国环境保护局STAR (Science To Achieve Results)经费(编号: GR832373)、 美国ACES-AAES农业倡议经费 (Alabama Cooperative Exten-sion System-Alabam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 200810224313)和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编号: 08K01ESPCR)资助
摘    要: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虽然多种铁基材料已被用于受污染土壤中砷的固定, 但是关于稳定化的铁系纳米颗粒在该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 本文研究了3种经淀粉固定的铁系纳米颗粒(零价Fe, FeS, Fe3O4)对两种典型砷污染土壤(果园土壤、靶场土壤)的固砷作用. 为了检测纳米颗粒对砷的去除效果, 实验中采取了不同的Fe/As摩尔比(5:1~100:1)和接触时间(3或 7 d). 土壤中砷的生物活性和浸出率分别用生理原理提取法(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 PBET)和毒性浸出程序(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TCLP)方法表征. 在实验时间为3 d、Fe/As摩尔比为100:1的实验中, 果园砂质土壤中砷的生物活性从最初的71.3% ± 3.1%分别降至30.9% ± 3.2%(零价Fe)、37.6% ± 1.2%(FeS)和29.8% ± 3.1%(Fe3O4); 靶场土壤中砷的浸出率从初始0.51% ± 0.11%分别降至0.24% ± 0.03% (零价Fe)、0.27% ± 0.04%(FeS)和0.17% ± 0.04%(Fe3O4). 3种纳米颗粒中Fe3O4的固砷效率最高. 比较两种土壤, 可以看出该处理方法更适用于铁含量较低、砷初始浸出率较高的果园土壤. 结果表明, 对于砷污染的贫铁土壤、沉积物和固废等, 环境友好的铁系纳米颗粒是十分有效的固砷材料.

关 键 词:  固定    纳米颗粒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收稿时间:2009-05-14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