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分析
引用本文:潘爱华.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作者姓名:潘爱华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十一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特点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总结分析60例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患有高血压者为80%,高脂血症33%,糖尿病27%,心脏病25%。27%有TIA发作史。常见的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偏瘫(PMH)及其变异型(24例),腔隙状态(12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8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7例)。病灶部位主要为基底节的尾状核(40%),豆状核(33%),放射冠(15%),丘脑(13%),内囊(10%)。本组60例患者CT漏诊率为10%,其漏诊病例均被MRI证实为腔隙病灶。本病预后以PMH、SMS、单纯感觉性卒中(PSS)、丘脑内囊综合征较好,70%可以完全恢复,23%好转。而腔隙状态者则预后较差,60%无明显好转。结论:高血压为本病的直接原因;临床常见的类型已发生改变,腔隙状态与无症状腔隙性梗塞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MRI对LI的显示明显优于CT,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本病腔隙状态者的预后较差。

关 键 词:腔隙性脑梗塞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