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引用本文:李静荣,王中正,王亚,邱晓林,张珂,李景富.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
作者姓名:李静荣  王中正  王亚  邱晓林  张珂  李景富
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地质环境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了解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的形成机理,全面认识碳酸泉形成过程,为碳酸泉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河源断裂带地区采集了5组碳酸泉样品及18组非碳酸泉样品,开展了水化学特征分析及δD、δ~(18)O、~(14)C、δ~(13)C和~3He/~4He多种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酸泉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_3型。δD、δ~(18)O同位素分别介于-43.32‰~-41.72‰和-7.06‰~-6.55‰,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在1 000~1 300 m。通过~(14)C法测年及修正后的δ~(13)C年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碳酸泉的年龄在21~26 ka。碳酸泉点δ~(13)C的变化范围在-1‰~2‰之间,R/Ra(样品~3He/~4He与大气~3He/~4He之比)比值介于0~2.5,表明河源断裂带碳酸泉中的CO_2为幔源与变质混合成因,并以变质作用为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