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审美的民族性缺失与沉思
引用本文:杨斌.审美的民族性缺失与沉思[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5,27(5):42-46.
作者姓名:杨斌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否在世界文化之林始终具有持久的魅力,不仅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历史厚度和内涵的深度及其影响力的强度,而且取决于该民族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的感情和态度,即是否能始终以深厚的民族感情对本民族的灿烂文化予以继承、丰富和发展。审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审美成熟的标志。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反对用保守的固定不变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所固有的东西。既要求保持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特点,又要求从世界的、时代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和有益的东西。这是文化艺术民族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待审美民族性的科学态度。要注重培育审美的民族意识。

关 键 词:审美  民族性  文化艺术  民族精神  民族意识
文章编号:1672-6219(2005)05-0042-05
收稿时间:2005-02-03

Contemplation on the Absence of Aesthetic Nationality
YANG Bin.Contemplation on the Absence of Aesthetic Nationality[J].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2005,27(5):42-46.
Authors:YANG Bin
Abstract:
Keywords:aesthetic  nationality  culture and arts  national spirit  national consciousnes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