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流失风险及防范策略
引用本文:王永波. 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风险评控[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 22(5): 153-159. DOI: 10.12179/1672-4550.20230607
作者姓名:王永波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林学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3年);贵州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SYSKF2023-065)。
摘    要:

高校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分析和评估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因素,从人、物、管理、环境、技术和其他共6个方面识别了127个风险因子,并筛选出41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建立了风险评价体系。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指标模型。
结果表明,管理因素被认为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级指标,其次是人的因素。在二级指标中,人员素质与安全意识(C12)被赋予最高的权重,其次为危险化学品性质(C22)、法律法规(C36)、安全准入(C32)、经费保障(C21)等。结合权重结果,以贵州大学林学院实验中心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危化品管理进行了定量评估,并针对关键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控建议措施。




关 键 词:实验室安全  风险评估  网络层次分析法  危险化学品
收稿时间:2023-12-19
修稿时间:2024-03-02
点击此处可从《实验科学与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实验科学与技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