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与南海贯穿流的相互调制
引用本文:刘钦燕,黄瑞新,王东晓,谢强,黄企洲.印度尼西亚贯穿流与南海贯穿流的相互调制[J].科学通报,2006,51(B11):44-50.
作者姓名:刘钦燕  黄瑞新  王东晓  谢强  黄企洲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2]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Woods Hole, MA02543, USA
基金项目:对孟祥凤博士在绕岛理论计算的帮助以及与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曲堂栋博士的交流,作者在此表示感谢.本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36010,40520140074)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新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3-SW-227)的资助.
摘    要:基于风应力估算和海洋同化数据的分析都表明,印度尼西亚贯穿流与南海(吕宋海峡)贯穿流的年际变化呈反位相,其主要原因是赤道太平洋风场异常强迫.在E1 Nino期间,赤道太平洋的西风异常会使北赤道流增强,其分叉点向北移动;北赤道流对黑潮和棉兰老流的体积输送分配产生变化,黑潮减弱,棉兰老流增强.两支环流的变化会导致在吕宋海峡和苏拉威西-棉兰老通道处出现入隙/跨隙(undershooting/overshooting)现象,即黑潮减弱会导致从太平洋进入南海的水体增加,而棉兰老流增强会导致太平洋进入印度洋水体的减少.La Nina期间,情况与之相反.因此,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和吕宋海峡贯穿流的年际变化关系具有深刻的海洋动力学意义.

关 键 词: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南海(吕宋海峡)贯穿流  入隙/跨隙
收稿时间:2006-02-27
修稿时间:2006-02-272006-07-27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