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喀斯特旅游洞穴微气候环境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引用本文:潘艳喜,周忠发,张 结,汪炎林,田衷珲. 喀斯特旅游洞穴微气候环境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织金洞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 18(10)
作者姓名:潘艳喜  周忠发  张 结  汪炎林  田衷珲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361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661088)、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百”层次人才(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74)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G字[2014]4004-2号) 资助
摘    要:为了解喀斯特旅游洞穴微气候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内在原因和规律,以织金洞为对象,对洞穴CO_2、温度及湿度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监测。从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等多尺度对洞穴微气候环境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织金洞微气候要素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CO_2由洞口向洞内深处逐渐增加,且渐趋稳定,雨季前半洞段浓度高于后半洞段,旱季则相反;夏季温度由洞口向洞内逐渐降低,至洞内深处逐渐稳定,而冬季在洞口附近略有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深处逐渐稳定。相对湿度由洞外至洞内逐渐增高,至深处稳定在85%;(2)季节变化上,洞穴内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洞口附近温度、湿度由于受洞外环境的影响有较大波动,至洞内深处逐渐稳定。三者均存在明显的年际间周期变化;(3)昼夜变化上,游客数较多时,CO_2浓度白昼明显高于夜间,游客量较小时,白昼比夜间低;温度白昼总体上比夜间高,白昼波动大于夜间;相对湿度白昼较夜间低,三者均以昼夜为周期变化;(4)通过研究影响洞穴微气候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游客数量、洞内外气流交换和洞道结构、洞穴水体和灯光系统等,其变化是多要素相互耦合的结果。

关 键 词:微气候要素 CO2 温度 相对湿度 时空分布 织金洞
收稿时间:2017-08-18
修稿时间:2017-11-19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limat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karst tourism caves --A case study of Zhijin cave in Guizhou Province
panyanxi,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limat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karst tourism caves --A case study of Zhijin cave in Guizhou Province[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18, 18(10)
Authors:panyanxi  and
Affiliation: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microclimate factors CO2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Zhijin cav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