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方式试验 |
| |
作者姓名: | 周维官 周维海 覃国森 |
| |
作者单位: | 1. 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2. 广西南宁市科康生物科技公司,广西南宁,530007 3.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
| |
基金项目: |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 |
摘 要: |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重和成活率与池塘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池塘组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菲牛蛭的冬眠期,采用垄沟养殖的菲牛蛭,其越冬后的成活率为85.3%,显著高于池塘组的74.4%(P<0.05),而水泥池组的成活率为0;相对增重率为-12.6%,与池塘组的-13.5%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可提高人工养殖菲牛蛭的成活率并能使其安全越冬,水泥池养殖不适合菲牛蛭的越冬。
|
关 键 词: | 菲牛蛭 养殖方式 成活率 生长 越冬 |
收稿时间: | 2008-01-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