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性”到“娱乐性”:一种解构文学本质观的策略 |
| |
作者姓名: | 马大康 |
| |
作者单位: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
| |
摘 要: | 随着消费时代临近以及文学边界的消蚀,“文学性”越来越受到文艺学研究者的青睐。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学性”,无论是作为本质的“文学性”或作为功能的“文学性”。“文学性”概念是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冲动所导致的成果,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文艺学研究应该放弃对“文学性”的探寻,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文学文本”转向“文学活动”,结合历史语境对“文学活动”的样态做出描述。由此,我们就可以用“娱乐性”来概括“文学活动”所共享的特征。
|
关 键 词: | 文学性 娱乐性 本质主义 文学活动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