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活动节律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 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 南充637009;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42;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南充637009;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 南川408400
基金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
摘    要: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为了分析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其行为活动的相关因素,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麂照片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12.754,df=23,P0.01),活动峰值出现在早上6:00—7:00和傍晚19:00—20:00,表现为明显的晨昏性活动为主的动物;2)小麂的月活动节律也存在显著差异(T=6.95,df=11,P0.01),4月、7月小麂的活动频率达到峰值;3)不同季节间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指数差异显著(F=2.162,df=3,P0.05),春季、夏季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最盛,而秋季、冬季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小麂的活动节律是一种对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

关 键 词:小麂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