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星际弥散吸收带
引用本文:向福元,梁顺林,李爱根.星际弥散吸收带[J].中国科学(G辑),2009,39(4):481-493.
作者姓名:向福元  梁顺林  李爱根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基金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编号:NSFAST-07078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87801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摘    要:星际弥散带(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s;DIBs)是源自星际空间的数百条吸收谱线的总称.自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现两条DIBs以来,对DIBs的观测和证认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共观测到了300多条DIBs,但没有一条DIB的载体(carrier)被完全证认.DIBs的证认被认为是困扰着天文学家80多年的天体物理学的经典难题之一.我们简要回顾了星际弥散带的观测历史,介绍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星际弥散带的一些观测特征、星际紫外消光2175A驼峰强度和星际弥散带的相关性、星际弥散带之间的相关性和星际弥散带的分类方法;对星周环境中是否存在弥散吸收带的观测结果也给予了简要的评述;讨论了星际弥散带的载体和起源.

关 键 词:天体物理学  星际介质  星际消光  综述  星际弥散带  星周环境
收稿时间:2008-08-28
修稿时间:2008-12-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G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G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