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碚缙云山黛湖水域硅藻植物研究初报——重庆藻类植物区系的研究(三)
引用本文:钟肇新,包少康,谭明初,王明书.北碚缙云山黛湖水域硅藻植物研究初报——重庆藻类植物区系的研究(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
作者姓名:钟肇新  包少康  谭明初  王明书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钟肇新,包少康,谭明初),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王明书)
摘    要:本文报导了1982—1983年,以及1984年2月和5月在北碚黛湖水域调查采集的藻类植物中的硅藻,初步鉴定的硅藻有74个种和变种,分别属于2纲、6目、10科、19属.其中短缝藻属的3个种,即粗壮短缝藻大形变种Eunotia robusta var.grandis Cleve—Euler、粗壮短缝藻白氏变种 E.robusta var.Bergii和也兰短缝藻 E.Jemtlandica(Font.)mh.,是我国文献记录尚未列入的.报告分析了黛湖硅藻区系成分,并对其种类、数量变化和生态分布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黛湖硅藻的种类多,个体数量少.而且常见的种类大部分属于微污水带,少量属于乙型中污水带的指示植物.因此,可以肯定黛湖是目前污染较轻,水质较清洁的一个水体.由黛湖硅藻数量变化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双壳缝目硅藻是黛湖浮游硅藻的优势种类.在黛湖中还有几种热带硅藻,例如,胀大桥弯藻,纤细异极藻和某些双菱藻等,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将有助于了解黛湖硅藻区系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