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SSR分析广东罗坑鳄蜥饲养种群的遗传结构
引用本文:何南,张小丽,陈宁,陈泽柠,武正军.基于SSR分析广东罗坑鳄蜥饲养种群的遗传结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80-187.
作者姓名:何南  张小丽  陈宁  陈泽柠  武正军
作者单位:1.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3.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623);
摘    要: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目前个体数目较少,人工繁殖个体容易发生近亲繁殖现象,因此了解它们的遗传结构有利于避免在饲养条件下发生近亲繁殖。本研究以9对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对罗坑人工饲养群体的112个鳄蜥进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 9对SSR位点总共有106个等位基因(Na),均值12。2)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的数值范围为0.314~0.998,平衡检验系数均大于0.05。3)9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波动范围为0.018~0.929,均值0.629,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018~0.851,均值0.622。4)利用MEGA软件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邻接进化树(neighbor-joining tree)显示,112个个体划分为2个主支系,第一主支系分成3小支系,第二主支系分成5小支系,分支中的个体亲缘关系较近。5)瓶颈效应检测结果显示,在TPM和SMM模型下,罗坑鳄蜥饲养种群在近期历史上经历了显著的瓶颈效应。在整体水平上,罗坑人工饲养鳄蜥群体遗传多样性贫乏,建议在今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根据邻接进化树将亲...

关 键 词:罗坑保护区  鳄蜥  人工饲养种群  微卫星  遗传结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