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吉瓦地区中冈底斯带岗在岩体晚白垩世的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王力圆,郑有业,高顺宝,李伟良,薛兆龙.西藏吉瓦地区中冈底斯带岗在岩体晚白垩世的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
作者姓名:王力圆  郑有业  高顺宝  李伟良  薛兆龙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1212011121250)
摘    要:总结吉瓦地区岗在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为研究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寄主花岗闪长岩和包体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具有高钾、高铝的特征,富集Rb,Th,K,La和Hf,亏损Ba,Nb,Sr,P和Ti,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岩浆来源,二者稀土和微量元素具有相似的分布样式。从地球化学特征、包体的形态及矿物组合特征均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趋势。岩浆来自轻稀土元素(LREE)丰度相对较高的壳源物质并可能受到幔源岩浆的混合,寄主岩石与包体相比较,Eu负异常明显。岗在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4.8±1.6)Ma,形成于火山弧环境,受到雅鲁藏布特提斯的北向俯冲与班公湖—怒江洋盆南向俯冲消减碰撞双重制约有关。反映了中冈底斯带吉瓦地区从俯冲到碰撞造山并伴随着岩浆活动的中心总体在从南向北发生迁移的过程。岩体发育较多的石英脉,受控于断裂发育,石英脉中含有金矿化,且岩体周围发育砂金矿点,岩体可能为周围的砂金矿点提供了成矿物质,且本身有形成岩浆热液型金矿的潜力。

关 键 词:中冈底斯  岩浆混合  暗色包体  晚白垩世  吉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