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最大似然法检测丙肝病毒包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适应性进化
引用本文:张文娟,张原,钟扬.应用最大似然法检测丙肝病毒包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适应性进化[J].科学通报,2006,51(16):1894-1899.
作者姓名:张文娟  张原  钟扬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3;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基金项目:感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讨论组师生以及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长谷川政美教授和曹缨博士提供有益的建议.本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2CB512801,2003CB715904)资助项目.
摘    要:非同义-同义置换速率比值(dN/dS)是藉蛋白质编码序列评价选择压力的一种重要测度, 而基于密码子置换模型的最大似然法业已成为检测承受正选择的氨基酸位点及适应性进化的统计分析工具. 本研究应用最大似然法分析了丙型肝炎病毒的包膜蛋白编码序列, 从全世界18个常见的基因型/亚型中, 发现了4个正选择/适应性位点. 由于这些氨基酸位点位于不同的免疫表位, 本研究结果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价值, 同时表明最大似然法可以作为一种检测高分歧度病毒蛋白中适应性进化存在与否的有效手段.

关 键 词:适应性进化  最大似然法  正选择  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
收稿时间:2006-01-25
修稿时间:2006-01-252006-07-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