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流域系统超熵的泥石流沟活跃度定量分析
作者姓名:邹强  王青  刘延国
作者单位: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摘    要: 泥石流沟谷活跃程度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预测、评价和防治的前提。结合GIS信息处理技术,以沟谷纵剖面形态指数为媒介,将泥石流流域系统的超熵与泥石流沟谷演化过程联系起来,探讨了泥石流流域系统活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依据超熵值将流域沟谷活跃度分为4个等级:活跃(-0.097≤δxP<0,1.225≤N<2.0)、较活跃(-0.097≤δxP<-0.011,0.585≤N<1.225)、较稳定(δxP≥0,N≥2.0)和稳定(-0.011<δxP<0,0<N<0.585)。本文利用此方法对川藏公路鲜水河段58条沟谷进行判定,其中,处于活跃期的沟谷26条,占总数的44.83%,处于较活跃期的沟谷30条,占总数的51.72%,处于较稳定—稳定的沟谷仅2条。川藏公路鲜水河段流域沟谷演化处于发展—旺盛阶段,活跃度较高。通过对比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流域系统超熵值判断泥石流沟活跃程度,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关 键 词:泥石流  超熵  活跃度  川藏公路  
收稿时间:2012-04-16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