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报告文学创作的理论呼应——读梁多亮《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
引用本文:邓时忠.报告文学创作的理论呼应——读梁多亮《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作者姓名:邓时忠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摘    要:在本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有过两次辉煌的经历,第一次是二三十年代的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为代表的报告文学热,第二次便是以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为开端的新时期报告文学再度兴盛。报告文学的两次繁荣,都出现于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事件频频爆发的时期。报告文学以其紧扣时代风云变幻步伐,及时发掘最新事物矛盾的新闻性和熔铸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文学性,赢得了社会各阶层读者的喜爱。它的生命力正来自其大众性。在最近这第二个繁荣期,报告文学应时代的需求勃而复兴,一批批优秀作品相继问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