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嫦娥五号等着陆区的月壤微波热辐射特性及地质意义分析
引用本文:孟治国,唐天琦,董学纲,常文清,邹猛,张洪波,王明常,蔡占川,平劲松,郑永春,张渊智,GUSEV Alexander.嫦娥五号等着陆区的月壤微波热辐射特性及地质意义分析[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23(3):105-121.
作者姓名:孟治国  唐天琦  董学纲  常文清  邹猛  张洪波  王明常  蔡占川  平劲松  郑永春  张渊智  GUSEV Alexander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2.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6. 喀山联邦大学地质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YFA0715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071309);;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20101159JC)资助项目;
摘    要:嫦娥三、四和五号的原位月壤探测为基于嫦娥一、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基于嫦娥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生成了着陆区亮温图;为了消除亮温随纬度变化的影响,突出亮温与月壤成分之间的关系,定义和制作了规则亮温图和亮温差图;基于Kaguya MI数据,制作了研究区氧化亚铁、氧化钛、单斜辉石和橄榄石含量图;结合原位月壤探测成果,系统分析了嫦娥三、四和五号着陆区月壤的微波热辐射特性.主要研究发现包括以下三点:(1)嫦娥五号着陆区具有稳定的亮温表现,表明该地区月壤成分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可以作为微波热辐射异常研究的重要参考;(2)嫦娥三号着陆区微波数据探测范围内月壤存在分层结构,以低频数据为代表的深层、以高频数据探测为代表的浅层和以可见光成果为代表的表层,成分变化很大;(3)在嫦娥四号着陆区发现并提出了微波冷异常的存在,并初步分析了微波冷异常的成因机制.研究发现,微波辐射计数据可用于月海玄武岩的识别,可以为深化未来的月海岩浆演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关 键 词:嫦娥计划  月壤原位探测  微波辐射计  微波热辐射特性  岩浆演化  微波冷异常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