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
引用本文:刘森林.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8.
作者姓名:刘森林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观研究”(15AZX002);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启蒙反思: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分析”(JJD720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语境差异巨大,在概念的理解与转换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语境差异,如在"物"、"物化"思想的理解上就迥然不同。因此,对于西方抑或建国前来自日本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直接挪移或拿来主义地直接使用,而必须批判性地予以检思,并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确立起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和范畴体系。

关 键 词:对话  语境差异  “物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