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下游晚更新世以来河道变迁的类型与机制
作者姓名:杨怀仁  韩同春  杨达源  谢志仁
摘    要:河道变迁研究,是地貌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它与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以长江下游——河口段晚更新世以来河道变迁的实际情况为例,河道平面位置的变迁,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河道位置保持在断裂带或破碎带范围内,仅有小幅度的往返摆动; 2、河道位置不断向南偏移; 3、河道变迁表现为不同周期和不同幅度的可逆性往复摆动。不同类型的河道变迁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构造运动和科氏力的作用,占重要地位。浩荡长江,是一条具有古老历史而又不断新生的巨大河流。河口段地貌与水文因素复杂,如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构造运动的性质,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一方面导致了来水来沙量发生改变,蚀积平衡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导致了河道平面位置发生横向迁移。以长江河口为例,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不仅影响到河流纵剖面塑造与阶地形成,而且导致河道平面位置的往复摆动:气候温暖高海面时期,河道位置偏北;气候变寒海面下降时期则向南迁移。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导致河口段河道往复摆动的机制,主要系水动力与边界条件的干街、破坏与调整,河型发生周期性的变动。近期由于人为影响,出现了中纬地带的气候变化与世界海面升降不相一致的现象,预计还将持续发展,它使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对河口地貌发育的影响更加复杂,值得引起重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