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人为灾害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作者姓名:路曙光  吴立  张广胜
作者单位: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 皖西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21);;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851);
摘    要:对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徽州地区人为灾害的定量化统计,探讨了人为灾害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饥荒灾害的成因及其社会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徽州地区的人为灾害发生频次随时间呈波浪式变化特征,灾害的变化特征与中国整体上“明清自然灾害群发期”相对应;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人为灾害发生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婺源、绩溪、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其中,饥荒灾害的发生频次最高,主要分布在婺源和绩溪;徽州地区的自然条件是粮食短缺的重要原因,而粮食输入受阻等人为因素直接导致了饥荒灾害的发生;徽州地区的饥荒灾害与农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以及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关 键 词:人为灾害  时空分异特征  徽州地区  明清时期  社会响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