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百川归海"到"河岸风光"--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引用本文:孙小淳.从"百川归海"到"河岸风光"--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文化史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3):95-100.
作者姓名:孙小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支持
摘    要: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古代科学史的研究?本文从“李约瑟问题”得到启发,认为如果把注意力从反问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转移到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上来,则可以发展社会学与文化取向的中国科学吏研究。这样的研究就不再仅仅是“科学事实”的考证,而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视角,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宋代为例,提出了一些可以照这一思路开展的研究问题。

关 键 词:中国科技史  李约瑟问题  宋代科学  “滴定”  宋代社会  社会学
文章编号:1000-0763(2004)03-0095-06

From "River- Sea" Metaphor to "River Scenery" Metaphor: Towards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