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公分·公分·公分*
引用本文:严济慈.论公分·公分·公分*[J].中国科技术语,1998,0(1):5.
作者姓名:严济慈
摘    要:编者按 这篇文章是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科技名词工作元老严济慈先生30年代初写的,然而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文章抨击了当时的度量衡法中的混乱问题,论述精彩绝伦,堪称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经典之作。时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阅后也不得不称赞其“义正辞严”,并表示“应把实业部关于度量衡法的命令撤销”。文章通过一词多义引发的问题论述了汉语名词工作中应坚持的一些原则问题,如命名的科学性、单义性、约定俗成、系统性等等,实在值得人们,尤其是科技名词工作者一读。度量衡法规第四条,长度单位有公分公厘,面积单位有公分公厘,重量单位亦有公分公厘,故其第六十二条之中西名称对照表:有公分者centimètre也,又有公分者déciare也,更有公分者gramme也;有公厘者millimètre也,又有公厘者centiare也,更有公厘者décigramme也。此种绝不相类之单位,竟采完全同样之译名。夫数个名词,表一事物,世少引为诟病;今乃一个名词,包含三种意义,其混淆费解恐有非吾人所能想像者。任何民刑公私法规条例中,决不能容有如是混乱名称之存在,而况度量衡之科学法规乎!凡百工作,首重定名;每举其名,即知其事,斯为上矣。今则单言若干公分或公厘时,竟不知其究指何物,是何可者!在普通谈话与文字中,有时仅及一量,尚可特为说明长几公分,重几公分或地几公分,以示区别;但累赘不堪,已令人有不快之感。如:“今有长方形铜版一片,长50公分,阔40公分,面积0.02公分(即2000平方公分)。厚0.5公分,重8930公分,故其密度为每一立方公分8.93公分。”是乃根据科学上最通行之厘米克秒制单位(C.G.S.System,如依法定名称,应译为公分公分秒制。)用中华民国度量衡法所定名称以写就之文章一段,其中长若干公分也,面积若干公分也,重若干公分也,密度每一立方公分若干公分也,固极正确而明了;其如满纸公分,令人望而生厌何!以我国四千余年悠久之历史,及丰富之文字,吾人于言长言重言地,尚不能得数个较适当之度量衡名词而使用之,其将何以慰祖先而对来兹耶!实则采用任何三个不同之名词,如鸡犬豕或马牛羊,殆皆比公分公分公分略胜一筹。处兹科学发达,人事纷繁之社会中,常用之数量,系由数种基本单位联合组成者,比比皆是。今此数种基本单位之取名,不幸竟相雷同,毫无殊异,则日常应用上,困难之从生,固属无可避免,而科学教育上,贻害之深远,更不知将伊于胡底。予今姑举极简单之事例数则,以证吾言。(一)一公厘等于一兆平方公厘之奇怪算式 面积与长度,非漠不相关之两物。每边一公厘之正方形,依据定义,其面积应为一平方公厘,是长度单位为公厘时,面积单位即为平方公厘。今度量衡法忽视此点,其所规定之面积单位内,亦有公分之一项,是面积与长度同名,意欲将二度空间与一度空间齐一等观乎?吾恐凡于长之外尚具有阔的观念之动物俱将一致起而抗议,矧吾圆颅方趾,自信犹能体会四度空间之万物之灵,宁将同意斯名欤!今按度量衡法,规定公厘为公亩之百分之一,公亩为一百平方公尺,是一公厘即一平方公尺,但公尺等于1000公厘,于是有1公厘=1平方公尺=1000×1000=1000000平方公厘之奇怪算式。由此以观,一公厘者系每边长1000公厘之正方形之面积矣。噫!是何言欤!骤闻之,几疑为呓语。幼儿童习算,至公分=10公厘,平方公分=100平方公厘时,已感困难,今忽增一1公厘=1000000平方公厘之奇怪等式,我中华民国未来之国民,于面积观念,将永无了解之一日。戕丧儿童脑力,阻碍学术进步,莫此为甚!(二)公分公分不一定即为平方公分 一数自乘,谓之平方,此在高小学生类能言之。但依度量衡法命名,则公分乘公分,结果不必即为平方公分。定须公分公分两者均表长度时,如言矩形之长与阔,其乘积公分公分始为平方公分。至若一表面积,一表长度,则公分公分实等于立方公分。又若一表重量,一表长度,如言工作之单位,则公分公分即是公分公分。更若两公分均表面积,则公分公分得为面积之乘积。是公分公分一名词,其意义又饶有多种矣!(三)4公分/2公分不一定等于2 算术有言:“甲乙二同类数之比,系一个纯粹的数,为不名数。”但4公分/2公分可以等于2,亦可不等于2,要视分子之公分与分母之公分,是否同表一物耳。若4公分表面积,2公分表长度,则4公分/2公分=2公分若分子分母之公分,一表重量,一表长度,4公分/2公分=2公分/公分;此2公分/公分且具有两种意义。譬如有杆于此,吾人欲同时表明此杆物质之密度,及其粗细之大概,往往言每生的米突二克兰姆,或每克兰姆二生的米突,依据度量衡法规言,则同为每公分二公分,吾人将不知其为每长一公分重二公分乎,抑为每重一公分长二公分乎。又若分子之公分表重量,分母之公分表面积,则公分/公分又将为压力之单位。是诚五花八门变幻莫测,妙哉,洋洋乎大观也!凡上所举,初非高深,三尺之童,率能了解,且例属常遇,非故搜奇,然其到处皆生误会,已是无可讳言。倘再进而论其在科学及工程上,所可引起之混乱与纠纷更是罄竹难书。一部物理教科书,将成公分公厘之“谜谱”。中国不欲有科学则已,否则度量衡标准制中公分公分之名词,势不能不谋有以改善之也。然则度量衡法,所以采用公分公厘等译名之理由,可得而闻乎?考其用意,不外以分厘为我国旧名,采用之以合习惯,而示不忘国本,其实亦有未尽然者。吾国旧制,度有丈、尺、寸,权有斤、两、钱,地积有顷、亩,至于最小单位之下,尚须更小之数值时,即不为另立专名,而用分、厘、毫等不名数,以为最小有名单位之十分一、百分一、千分一等小数,意义显然,毫无扰混。今度量衡法以公尺、公斤、公亩为长度、重量、地积之主单位,公尺之下有公分、公厘,公斤之下有公分、公厘,公亩之下亦有公分、公厘。公亩之公分为其十分之一;公厘为其百分之一;公尺之公分为其百分之一,公厘为其千分之一;公斤之公分为其千分之一,公厘为其万分之一。同一分也,前者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后者表千分之一;同一厘也,前者表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后者表万分之一。如是断章取义,混乱纷歧,反使分厘毫等字失去原有准确之意义。或又有问曰:“吾国旧制,尺之小数有分,斤之小数有分,亩之小数亦有分,沿用至今,未闻有若何重大困难;今度量衡法标准制名称中之公分、公分、公分,竟遭如是之抨击,是何故欤?”分、厘、毫之为小数,上已言之。吾国旧时,实际上,言长度,多至寸为止,寸以下可不计也。言重量,除极少数之珍贵药品外,每至钱为止,钱以下可不计也。即计算至寸钱以下时,亦恒与尺寸两钱等单位合并言之。如量布帛,则言七尺三寸五分或八寸六分,单言几分者,实所罕闻。如权油盐,则言五斤六两;秤金银,则言三钱五分;仅言几分者,亦属鲜有。处今科学进步,度量精密之世,则大不然。在万国权度公制中,生的米突与克兰姆之用,较米突及基罗克兰姆尤为普通而基本,如言1.25米突与2.5基罗克兰姆,往往口讲手写为125生的米突与2500克兰姆。今我国度量衡法乃将生的米突与克兰姆同译公分,宜其公分、公分,到处公分;小则误人耳目,大则颠倒是非,其足阻碍我国科学之发达与普及,可断言也。采取我国通用之分、厘、毫等字,而保存其原有之意义为十分一,百分一,千分一于万国权度公制之译名中,初非极难之事。该万国公制中,最紧要之二字为米突(mètre)与克兰姆(gramme),他若特西(déci),生的(centi),密理(milli)乃系字首,用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之意,适与我国分厘毫原义相当。故民国二十二年四月教育部所召集之全国天文数学物理讨论会,决议规定mètre之名称为米,gramme之名称为克,而各冠以分厘毫,合成分米(décimètre)、厘米(centimètre)、毫米(millimètre)与分克(decigramme)、厘克(centigramme)、毫克(millligramme)等名词。意义清晰,毫无含混。比较度量衡法之强取不名数分厘毫,为各种单位之名数,而同冠以无大意义之公字,造成今日所谓公分、公厘、公毫与公分、公厘、公毫之名词,致有一名数义之失者,孰优孰劣,事实昭然,何待强辩。犹有进者,公分、公厘、公毫等名词,创始于民国初年,历史不可谓不久长,顾其通行尚远不如粉、糎,粍与兝、兣、兞等译名之广。兹再以分米、厘米、毫米、分克、厘克、毫克与粉、糎、粍及兝、兣、兞两两相较,则生硬难读之弊,一扫无余诚属进步多多。是分米、厘米、毫米、分克、厘克、毫克等,固非一二人强立之名,特经十余年千百万人试用修正后,应有之结果耳,大势所趋孰能禁之!此种公分、公分、公分,一个名词,三种意义,流弊之巨,为害之烈,全国度量衡局近亦确有感悟。故特倡议凡长度面积重量小数之同名者,加偏旁以资识别:长度之公分,书作公;面积之公分,书作公坋;重量之公分,书作公;其他仿此。此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办法决非善策。盖既加偏旁,笔之于纸者,固可目察,诵之于口者,奚克耳辨?如谓读音尽变则、坋、皆须异读,是法规采用分、厘、毫之原意,又将安在?明乎此,而仍兢兢于公分、公厘、公毫等名词之保留,不忍割爱,且不惜多方设法,以图迁就,用意何居,殊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者矣。 * 本文原载《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三号,1935年。本文原载《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三号,1935年。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