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研究方法 |
| |
作者姓名: | 何庆华 鼓承琳等 |
| |
作者单位: | [1]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42 [2]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
| |
摘 要: | 脑机接口(BCI)是一种基于脑电信号实现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通讯和控制的系统,它不依赖人体的外周神经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是一种新的人机接口方式,在康复医学和控制等领域有应用前景,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概述了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事件相关同步或去同步9ERS/ERD)皮层慢电位(SCP)、自发EEG信号、植入电极等实现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方法,讨论和比较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局限,介绍了脑机接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 键 词: | 脑机接口 人机接口 脑电信号 BCI 人脑 计算机 生物医学工程 |
文章编号: | 1000-582X(2002)12-0106-04 |
修稿时间: | 2002-08-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