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6年南海季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
引用本文:吴迪生,冯伟忠,许建平,闫敬华,赵雪,张纪伟,乔贯宇,林复,吕桕明.1986年南海季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J].科学通报,2006,51(3):355-360.
作者姓名:吴迪生  冯伟忠  许建平  闫敬华  赵雪  张纪伟  乔贯宇  林复  吕桕明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广州,510300;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基金项目:致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东晓博士、研究员,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本研究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04102749,04009790)、南海分局海洋科学技术局长基金(批准号:0104,0311)和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批准号:200414)共同资助.
摘    要:为探索南海与季风相互作用, 用观测资料, 计算了1986年南海季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 结果: 南海夏季风爆发及其控制南海时, 位于(20.49°N, 114.14°E)附近海域, 在热带辐合带和热带气旋系统内, 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 潜热迅速跃升, 1986年5月23日在台风系统内, 感热出现正值,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 主要贡献来自潜热. 夏季风控制南海天气晴好时, 海面温度虽然较高, 感热却出现负值, 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 主要贡献来自海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和感热, 结果与闫俊岳等的不同. 夏季风结束后, 南海受东北季风控制时, 海气界面热量交换非常强烈, 南海对大气加热是主要现象, 主要贡献来自潜热, 冷空气到达海面时, 感热量值迅速跃升均为正值. 结论: 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的变化与海面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 季风控制南海时, 南海对夏季风响应为主.

关 键 词:南海  夏季风  海气热量交换
收稿时间:2005-06-20
修稿时间:2005-06-202005-08-2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