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华东南铀成矿省铀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者姓名:高宏霞  刘平辉  刘晓东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工业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科工二司[2014]1587号)
摘    要:华东南铀成矿省位于华南新构造区,是中国铀矿资源最为集中的成矿省,位于东经110°~120°,北纬24°~30°区域,呈带状集中分布在赣杭、桃山-诸广、武夷山3个铀成矿带,铀成矿类型主要包括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结合前人成果,收集了该区域典型矿床近10年同位素测年不同方法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通过对华东南铀成矿省的地质背景及主要铀矿床成岩-成矿时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成矿主要受华南大陆与华北板块完成拼合的印支运动,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燕山运动影响。3个铀成矿带主要成矿期较为一致,分别是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花岗岩岩体成岩集中在130~160 Ma,成矿作用在47~145 Ma都有分布。成岩-成矿二者在物质来源、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为不同岩浆-流体成矿体系的产物。同时认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测年方法、样品的不同导致同位素年代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岩矿时差的准确测算。目前对成岩物质、成矿物质的精确测试和分析的研究较少。

关 键 词:华东南铀成矿省  成岩成矿时差  年代学  铀成矿带
收稿时间:2021-01-24
修稿时间:2021-07-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