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胶州湾悬浮体特性及其对水动力和排污的响应
引用本文:杨世伦,孟翊,张经,薛元忠,陈洪涛,魏皓,刘哲,吴瑞明,王玲香,杨华,王亮,张文祥.胶州湾悬浮体特性及其对水动力和排污的响应[J].科学通报,2003,48(23):2493-2498.
作者姓名:杨世伦  孟翊  张经  薛元忠  陈洪涛  魏皓  刘哲  吴瑞明  王玲香  杨华  王亮  张文祥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2.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266003
3.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批准号: 40036010)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7)资助.
摘    要:2001年8月在胶州湾西南部进行了连续的定点水样采集和一周的潮流流速大小、流向、水位和浊度观测. 发现: (1) 悬浮物中非矿物组分含量平均达87%, 明显高于以矿物颗粒占优势的高浊度海湾. (2) 总体上, 悬浮物的粒径呈表层水样>近底层水样>底质, 趋势同高浊度环境相反. (3) 平静天气下, 悬浮颗粒物浓度具有明显的涨、落潮和大、小潮周期变化; 但强风天气可以打破这种格局. (4) 观测点(20 m水深) 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在近底层受沉降-再悬浮作用控制, 但在表层受平流作用制约, 后者反映垂向交换不够充分. 结论: 低浊度海湾悬浮颗粒物的成分和粒径组成易受沿岸污染物输入的影响; 悬沙来源少、波浪和流速小、排污控制是维持海湾低浊度的重要机制.

关 键 词:悬浮体  沉积物  矿物组成  水动力  胶州湾
收稿时间:2003-08-04
修稿时间:2003年8月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