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七、十八世纪西方人的中国观
引用本文:潘娜娜.十七、十八世纪西方人的中国观[J].井冈山学院学报,2014(5).
作者姓名:潘娜娜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对中国文化误读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CKS026)
摘    要: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前后,以耶稣会士和思想家为代表的西人利用文化间天然的误读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竭力美化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观。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中国观,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中西对比呈现出中强西弱的态势,二是西方历史上有关中国的知识文化再生产的结果,三是意识形态的需要,四是受到个人立场的影响。他们的中国观表面上是他们的自我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一种表达,实际上是欧洲启蒙时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关 键 词:中国观  耶稣会士  启蒙思想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