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高分辨率黏土矿物记录及其时间序列物源区分析
引用本文:刘志飞,李夏晶,COLIN Christophe,葛黄敏.南海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高分辨率黏土矿物记录及其时间序列物源区分析[J].科学通报,2010,55(29):2852-2862.
作者姓名:刘志飞  李夏晶  COLIN Christophe  葛黄敏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Laboratoire IDES, UMR 8148 CNRS, Université de Paris XI, Orsay 91405, Franc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5008, 40876024, 4077602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6)、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07SG23)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10XD1406300)资助项目
摘    要:南海北部MD05-2904孔末次冰盛期以来黏土矿物学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 伊利石(29%~ 48%)、蒙脱石(14%~45%)、绿泥石(17%~28%)和少量高岭石(6%~14%)构成了该孔的黏土矿物组合, 其时间序列变化不具冰期-间冰期的旋回特征. 物源区分析显示, MD05-2904孔的蒙脱石几乎全部都是源自吕宋岛, 全部高岭石都是源自珠江, 而伊利石和绿泥石分别由珠江和台湾岛提供. 根据同这3个主要物源区和南海表层现代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成分的对比, 采用伊利石结晶度的线性剥离方法, 建立了各主要物源区对南海北部陆坡黏土矿物相对贡献量的时间序列变化. 研究结果发现, 吕宋岛和台湾岛的贡献在24.1~17.5 ka BP都维持在30%~40%, 而珠江的贡献平均仅有25%; 在进入17.5~14.0 ka BP后, 吕宋岛的贡献快速降为20%~25%, 台湾岛的贡献从18 ka BP的平均25%上升至平均35%, 而珠江的贡献上升为平均40%; 在进入全新世后, 这3个主要物源区的贡献显著差异化, 吕宋岛的贡献小幅上升并维持在27%~35%, 台湾岛的贡献快速上升并维持在55%~60%, 而珠江的贡献逐渐回落至全新世中晚期的平均15%. 各物源区的黏土矿物贡献可能受黏土矿物形成、季风降雨剥蚀、洋流搬运能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 键 词:黏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物源区    末次冰盛期    海平面变化    东亚季风    南海
收稿时间:2010-05-04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