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与古环境探讨
引用本文:董为,傅仁义,黄慰文.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与古环境探讨[J].科学通报,2010,55(14):1376-1380.
作者姓名:董为  傅仁义  黄慰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 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106)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806400)资助项目
摘    要:1981~2007年在辽宁省海城小孤山遗址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共出土哺乳动物化石40个种.对小孤山动物群组成成分的分析及与其他相关动物群的比较显示,小孤山动物群与山城子、古龙山和榆树动物群最相似,是典型的北方区系的动物群.根据小孤山动物群的组成、所含绝灭种类与古老种类的比例等方面综合判断,其生存的时代范围应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之内,其中包括MIS4阶段.小孤山动物群生存的时代以温带气候为主,但受末次冰期的影响气温偏低.当时的环境整体偏潮湿,有较多的森林以及局部的水域、沼泽和草原.这种环境具备足够的食物与水的资源,适宜史前人类在温暖季节来到这里栖息.而寒冷期的MIS4阶段或可以驱使史前人类南迁,或激发他们发展用火技术.

关 键 词:晚更新世    哺乳动物群    辽宁    海城    小孤山    旧石器遗址
收稿时间:2009-09-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