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明度的曼德拉山岩画断代及数量分析
引用本文:王奕心,李卓仑,张律吕,许兴斌,李孟.基于明度的曼德拉山岩画断代及数量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143-150.
作者姓名:王奕心  李卓仑  张律吕  许兴斌  李孟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摘    要:根据岩画画面的不同内容,将曼德拉山地区岩画分为6种类型,突显其沙漠特点.运用明度模式测得曼德拉山64幅岩画的明度值,根据已知2004年和西夏岩画的年代和明度值,得到其他未知岩画的大致年代.结果发现,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280 AD、281-419 AD、420-580 AD),历经隋(581-617 AD)、唐(618-906 AD)、西夏(1038-1227 AD)、元(1279-1367 AD)直到明清之际(1368-1643 AD、1644-1911 AD)一直有古人在此地作画.岩画年代频数大值集中在700 AD前后,即盛唐时期,在1500 AD前后频数最低,即明清之际,与中国历史上的暖期和冷期相对应,说明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度波动为岩画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气候温暖期,自然灾害较少,农业产量高,温饱问题有所保障,就会有闲暇时间去创作岩画;气候寒冷期,则与之相反,人们为了生存无暇顾及艺术创作.曼德拉山地区岩画年代与数量同历史时期气候有一定关联.

关 键 词:岩画  明度  年代  气候变化  曼德拉山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