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痛觉特异性学说又获新证据
引用本文:育楠.痛觉特异性学说又获新证据[J].科学通报,1998,43(14):1481-1481.
作者姓名:育楠
摘    要:内脏痛的历史与人类同样久远,与其他痛觉感受相比,内脏痛的感受更为复杂,但有关的机制研究进展却十分缓慢,这与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并非相称.关于大脑皮质是否参与内脏痛的感受和调制曾有过争议,因内脏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其伤害性反应必然上升到皮层进入意识领域,但迄今支持这种推断的实验证据却十分有限.早在5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内脏冲动传入到皮层体感区域,即内脏大神经代表区.陈京红、滕国玺等人的研究(见本期第1467页)认为,该区存在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VNNs).由于在体实验的皮层细胞内记录方法较难,电极在细胞内稳定时间易受各种因素…

关 键 词:内脏痛  痛觉特异性学说  大脑皮层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