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压力衰竭过程中凝析油微观赋存状态
作者姓名:昌伦杰  龙威  伍轶鸣  陈飞飞  刘志良  王冠群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库尔勒841000;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518057;清能艾科(深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51805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3);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KQTD2017033114582189);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JCYJ20170817152743178)。
摘    要: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不同缝洞类型会影响凝析油的析出过程和赋存形态。为了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压力衰竭过程中凝析油的形成机理和微观赋存状态,对单缝洞型、多缝洞垂向叠置型和多缝洞横向叠置型三种缝洞类型的碳酸盐储层开展凝析气压力衰竭实验协同微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扫描,并对不同压力下扫描得到的图像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油、气、岩石骨架分割,得到真实岩心三维孔隙网络模型,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分析,实现模拟不同缝洞类型凝析气藏在不同开发阶段凝析油赋存状态的定量和定位置表征。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岩心压力衰竭过程主要是一个油相由多孔状、单孔状和油膜状向网络状转变的过程,最终网络状油增加,多孔状、单孔状和油膜状油减少;利于凝析油析出的储层构造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多缝洞横向叠置型储层、单缝洞型储层、多缝洞垂向叠置型储层;在压力衰竭过程中,随着凝析油增多,油相会向岩石壁面靠近,当凝析油开始产出,油相会远离岩石壁面,随着油相的产出,油相减少,凝析油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向岩石壁面靠近。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扫描  压力衰竭  凝析油赋存状态
收稿时间:2021-01-18
修稿时间:2021-07-0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