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几个问题
引用本文:周则岳.试论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几个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1).
作者姓名:周则岳
摘    要:为什么要整理中国冶金史?因为:冶金史是中国光荣文化整体的有机部门;它突出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特征;许多很古发明的方法至今还在为人民服务;古代冶金史还有许多空白,尤其是关于钢铁,近代中国冶金学资料多来自外国,影响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文献之回顾系按照古代传统时代说法来排列,始自『尚书禹贡』以迄近代的『石雅』和『古矿录』。从文献中简单介绍了四千多年来的突出的冶金史实。因文献的失真,残缺和散佚,使整理冶金史者发生许多问题。有关铜及青铜问题『左传』九鼎之说是否可信?是否可认为是中国最古之铜器?在世商代铜器有含锡不含锡前后期之分,锡只产南方,在中原,是否可以铜器含锡有无作为南北通声气之时代分界?西周中业楚即与中国为敌是否有对中国禁运金锡的事实?有的话,是否会刺激中国改进铜冶金技术的并觅取锡的代用品,以致发明了“连”?铜冶金的进步,即鼓风炉的使用,是否从商代“将军盔”式炉孕育而来?金文中“作”“铸”二字是否与铜冶金工业的规模有关?考工记“六齐”分级法如结合其金锡精炼法来看,是关学的。有关连(链)的问题。中国首先提出“连”是“锌”的,为章鸿钊先生。“连”究竟是单一金属,还是合金,汉代似乎还没有发明蒸溜冶锌法,连不可能是单一金属。如认为是合金,则它的足迹在作『史记』同时有“菑川太子金炉的“”;景帝时的“伪金”;秦代娄敬的“药金”。再可能上索到周代的周公钟”和“周公望钟”的两“”或“错”字,及“父鼎”和“疐甗”中的两“连”字。作者认为连是铜锌合金,字是从铅锡合金的“”展转得来。则包括鋈和鈏,都是銲锡,连则是銲铜。锌金属冶金之发明,似乎受了从黄铁矿蒸硫磺法的影响,而蒸硫法似乎是脱胎于山西之煨铁法。就时间论,两汉南北朝似乎是研究发明锌蒸溜法的艰苦过程时期,锌名称之粉乱始于这时期。就空间论,蒸硫法蒸锌法可能创于山西,秦末移民传播西南,再传至中南。到唐代已有很大产锌工业,而且以在山西为最多。作者这一些的臆说还需要补充具体史实证明,都只能作为问题提出。关于铁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解放前『石雅』,“青铜时代”对中国铁器时代分期的论断,继之介绍了解放后涉及钢铁问题的论文十一篇。作者认为这一些文献对中国古代钢铁史所表达的不过是:春秋战国时代突然的无缘无故的得到了高度发展和惊人的发明;春秋以前整个还是一个空白的混沌之谜。作者不认为锻、钱、镈、铚、几个字可以作西周巳有铁的证据。但作者从商代甲骨及商周铜器雕刻工具问题,认为禹贡之镂可以作为夏代已经有钢的证据,并且认为禹贡是可信的资料。赞成戚其章先生从铁的本字看出铁本是东夷的出产。但是,作者认为中国古代铁冶金要分开熟锪生铁来研究。从熟铁发明至制造钢品是漫长艰苦个人研究的过程,西周以前只可能制造小钢件,但是孕育了西东周之间大发展的技术条件。生铁可能是受冶铜术进步的影响跃进的,与熟铁不相干。战国时代可能巳知用无烟煤炼出灰日铁,以供燕国冷铸。不过生铁的发明和熟铁的发展似乎都大致在西东周这一社会生产关系突变的时候,是值的研究的。作者的这些讨论和分析亦只作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先进。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向。要研究中国冶金史,涉及面非常广阔深远,只在有领导组织,分工合作之下才能顺利进行。作者主张在中央科学院领导下组织有关力量进行工作,希望在三年内完成一部中国冶金史简篇。七年内完成一部全面的中国冶金史初稿,十二年内加以删补审订初为初版定本,以待补充修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