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梧桐花两性分异研究的讨论及其表皮形态的研究
引用本文:严楚江.梧桐花两性分异研究的讨论及其表皮形态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1).
作者姓名:严楚江
摘    要:1、梧桐具有观赏,药用,制造器物等价值,我国民众自古就加栽培利用。 2、梧桐上分布几遍及全国,据我所见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长的比较繁茂高大,北京的最为矮小,厦门比北京的高大些,昆明虽然不及长江流域的但比厦门的似乎又茂盛高大些。 3、关于梧桐花两性分异,以前以为是养料的关系,但是现在观察了各地的梧桐花,发现它们对于性的分异都是一样之后,我认为造成性的分异可能下仅是单纯养料的问题。也许和有机体自身的历史发展因素有关。 4、苹婆和大多数多年生木本植物相同,它们茎部表皮的寿命不过1年。新枝条的下皮层在当年夏秋之际分化木栓组织。以后,表皮细胞就会枯死脱落。 5、梧桐,除皮孔而外,枝干表皮层之下一概不发生木栓组织,表皮层与枝干同寿,这是多年生树木中少有的微状。 6、梧桐表皮细胞,随枝干之加粗而疏离,又可分裂增多,同时条状裂纹也可以随枝杆直经之增加而开裂加宽,这些都是表皮长生不老的因素。 7、梧桐树皮裂纹中的下皮细胞向外分裂成为次生表皮组织,这是很特别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