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相对花粉产量对比
摘    要:相对花粉产量(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y,RPP)是指某一种花粉类型的绝对花粉产量与特定参照花粉类型绝对花粉产量的比值,是进行景观尺度古植被定量重建的重要输入参数.为了解蒿属(Artemisia)、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这5种草原植被中常见花粉类型的RPP,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浩特和苏尼特左旗3个地区开展了RPP对比研究的工作.三个地区均采用了分圈层植被盖度调查方法进行植被调查,并利用Tauber型花粉采集器采集花粉.结果发现:5种花粉类型的沉降速率依次为禾本科(0.032 m/s)、莎草科(0.027 m/s)、藜科(0.027 m/s)、蒿属(0.021 m/s)、菊科(0.019 m/s).藜科的RPP均比较大,而禾本科的RPP比较小.当选择蒿属作为参照花粉类型时(RPP为1.00),同一种花粉类型RPP的数值在不同草原地区有所不同: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菊科为0.33,禾本科为0.44,藜科为4.78,莎草科为1.21;在锡林浩特典型草原,菊科为4.72,禾本科为0.01,藜科为2.05,莎草科为1.31×10-3;在苏尼特左旗荒漠草原,菊科为6.72,禾本科为2.15,藜科为36.25,莎草科为0.41.不同地区的RPP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个地区不同的植被类型下所生长的植物种不同及模型计算所用样点的多少所致.三个地区的花粉相关源区(relevant source areas of pollen,RSAP)均很小,在20 m以内.研究表明,由于蒿属孢粉背景值过大,导致REVEALS(regional estimates of vegetation abundance from large sites)结果中,蒿属植物被明显高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