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纳污河道废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许春华 高宝玉 卢磊 徐世平 曹百川 岳钦艳 张建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 |
摘 要: | 针对山东省淄博市猪龙河和白家河城市纳污河道水质的特点,进行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该河道废水的研究.初步筛选出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混凝剂,研究了它们对该废水中COD、溶解性COD(SCOD)、浊度、总氮(NT)和总磷(PT)的去除效果,选出了适于该废水水质的混凝剂为APAM和PDMDAAC.研究了pH值和表面负荷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明,APAM在最佳投加量0.3?mg/L时,对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4%~64%和33%~67%;PDMDAAC在最佳投加量0.5?mg/L时,对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1%~60%和21%~67%.APAM和PDMDAAC对NT去除率较低,约为15%~20%,但对PT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为60%~80%.APAM和PDMDAAC对COD的去除效果受pH值影响较小,在pH 7~10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混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负荷从0.8?m3/m2·h提高到1.2?m3/m2·h时,COD和浊度去除率变化不大.
〖GK2*2]Abstract
|
关 键 词: | 城市纳污河道废水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 APAM PDMDAAC 混凝效果 |
文章编号: | 1671-9352(2006)02-0116-05 |
收稿时间: | 2005-08-28 |
修稿时间: | 2005-08-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