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7 年我国雾霾污染空间效应及未来治理策略分析
引用本文:范丹,梁佩凤,王维国.2017 年我国雾霾污染空间效应及未来治理策略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932-939.
作者姓名:范丹  梁佩凤  王维国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5ZDA011):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监测和预测研究,负责人:陈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773012):省际能源消费的变系数非参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负责人:王维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603042):绿色技术创新视阈下我国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及差异化环境规制路径研究”,负责人:范丹;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编号:JG16DB114):低碳视角下辽宁省高等学校节能减排体系构建及管理对策研究,负责人:范丹。东北财经大学2017 校级科研一般项目(编号:DUFE2017Y12):地理溢出视角下我国雾霾污染的时空演化及治理策略研究,负责人:范丹
摘    要:2017 年在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求进的层面下,捍卫“蓝天白云”的环保运动 也愈演愈烈。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2017 年我国雾霾污染演变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宏观 经济运行数据,深入剖析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未来治理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 2017 年我国PM2.5 浓度存在显著的高聚集区特征,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 体相连的中部地区。由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依靠区域内产业迁移带来短 期效果并不能根治雾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雾霾污染的EKC曲线的上升阶段,追 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环境污染的时代仍未结束,尽管工业企业对雾霾污染的贡献程度有所 下降,但技术创新投资和环保投资并未起到应有的降霾作用。因此,依靠区域内产业结构 整体“绿色化”、能源结构“清洁化”以及全方位环境经济政策是未来根治雾霾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雾霾污染  空间集聚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治理策略

Spatial Effect of Haze Pollution in China in 2017 and Analysisof Future Governance Strategies
FAN Dan,LIANG Peifeng and WANGWeiguo.Spatial Effect of Haze Pollution in China in 2017 and Analysisof Future Governance Strategies[J].Science &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2017,13(11):932-939.
Authors:FAN Dan  LIANG Peifeng and WANGWeiguo
Institution:Department of Maths, Department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s,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Center for Econometric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Dalian 116025
Abstract:
Keywords:haze pollution  space agglomeration effect  space spillover effect  governance strategy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促进发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促进发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